ICS 75.100 E 3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8028—2010 代替GB/T8028—1994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Criteria for changing of gasoline engine oil 2011-0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8028—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8028—1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本标准与GB/T8028—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开口闪点项目(见1994年版的3.1); 一 增加了闪点(闭口)、燃油稀释、碱值、铜元素、铝元素和硅元素控制项目(见3.1); 铁含量测试方法增加了GB/T17476和ASTMD6595,取消了SH/T0197(见3.1,1994年版 的 3. 1); 正戊烷不溶物控制指标修改为大于1.5%(见3.1,1994年版的3.1); 增加了汽油机油换油指标使用的详细说明(见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润滑油换油指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 SC6)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上海)中心、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兰州 研发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慧青、李桂云、俞巧珍、李静、郑金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8028—1987、GB/T8028—1994。 1 GB/T 8028—2010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油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换油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汽油发动机和固定式汽油发动机所用汽油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换油 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 261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B/T261一2008,ISO2719:2002,MOD) 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 7304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 8926 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GB/T 11137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17476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SH/T 0077 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251 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SH/T0474 用过汽油机油中稀释汽油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ASTMD65951 使用过的润滑油及液压油中磨损金属及污染物含量测定法(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 射光谱法) 3要求和试验方法 3.1汽油机油换油指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当使用中的油品有一项指标达到换油指标时应 更换新油。 表1汽油机油换油指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换油指标 SG、SH、SJ(SJ/GF-2)、 试验方法 SE.SF SL(SL/GF-3) GB/T265或 运动黏度变化率(100℃)/% ±25 ±20 GB/T 11137和 本标准的3.2 闪点(闭口)/℃ 100 GB/T 261 GB/T 8028—2010 表1 (续) 换油指标 项 目 SGSHSJ(SJ/GF-2)、 试验方法 SE.SF SL(SL/GF-3) SH/T 0251 (碱值-酸值))(以KOH计)/(mg/g) 0.5 GB/T 7304 燃油稀释(质量分数)/% 5.0 SH/T 0474 酸值(以KOH计)/(mg/g) 2. 0 GB/T 7304 增加值 > 正戊烷不溶物(质量分数)/% 1. 5 GB/T8926B法 水分(质量分数)/% > 0. 2 GB/T 260 GB/T17476" 铁含量/(μg/g) > 150 70 SH/T 0077 ASTMD6595 铜含量/(μg/g) 40 GB/T17476 增加值 铝含量/(μg/g) 30 GB/T 17476 硅含量/(μg/g) 30 GB/T17476 增加值 注1:执行本标准的汽油发动机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正常。 注2:本标准3.1中涉及的项目参见附录A。 a此方法为仲裁方法。 3. 2 运动黏度变化率㎡(%)按式(1)计算: 02 -01 X 100 .(1) Ut 式中: 新油运动黏度实测值,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秒(mm²/s); 使用中油运动黏度实测值,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秒(mm/s) 4取样 4.1取样应在发动机处于热状态急速运转时,从发动机主油道取样,或在油标尺口抽取油面中下部的 油样。 4.2取样前200km或运转4h内不得向机油箱内补加新油。 4.3每次取样量以满足分析项目要求为准。 4.4取样容器要求清洁、干燥。 2 GB/T 8028—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说明 A.1运动黏度变化率(100℃) 运动黏度是衡量油品油膜强度、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而运动黏度变化率反映了油品的油膜强度、流 动性的变化情况。 在用油运动黏度的变化反映了油品发生深度氧化、聚合、轻组分挥发生成油泥以及受燃油稀释、水 污染和机械剪切的综合结果。黏度的增长会增加动力消耗,过高的黏度增长甚至会带来泵送困难,从而 影响润滑造成事故。黏度的下降则会造成发动机油油膜变薄,润滑性能下降,机件磨损加大,黏度大幅 下降往往会造成拉缸的后果。 A.2燃油稀释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种种原因燃料会部分窜入机油油底壳,污染发动机油,甚至会造成拉缸的严 重后果。通常只有发动机活塞间隙变大或发生不正常磨损等异常情况发生时,燃油才会大量的进入润 滑油中。 A.3闪点(闭口) 汽油机油的闪点反映出油品留分的组成,是确保油品安全运输、储存的重要数据。润滑油在使用中 口杯法能更有效地检测燃油稀释对油品闪点的影响。 A.4水分 发动机在做功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的水汽以及通过油箱呼吸孔吸人的水汽,会进人发动机油中带 来污染。油中的水分会导致油品乳化变质,并造成发动机零部件表面的锈蚀、腐蚀。由于在工作中发动 A.5酸值增加和碱值的变化 油品在使用中受温度、水分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油品会逐渐老化变质。随着油品老化程度增加,产 生较多的酸性物质,使油品酸值增加;较天量的酸性物质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并在金属的催化 作用下继续加速油品的老化状况,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 油品的碱值是用于中和燃烧生成的强酸性物质及油品自身氧化产生的有机酸,因此碱值的下降直 接反映了油品中添加剂有效组分的消耗、使用性能的下降。 A.6正戊烷不溶物 正戊烷不溶物是反映油品容污能力的一个指标。在用油正戊烷不溶物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油品黏 度增大、流动性变差,油品中的不溶物聚集成团,堵塞油路,造成润滑不良等严重后果。 SAG A.7铁、铜、铝磨损金属含量
GB-T 8028-2010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3 02:22: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