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联系我们
国家标准目录
国际ISO标准目录
行业标准目录
地方标准目录
首页
联系我们
国家标准目录
国际ISO标准目录
行业标准目录
地方标准目录
批量下载
ICS_11. 020 0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709.6—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穴位注射 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art 6:Point injection 2008-04-23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1709.6—2008 前言 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艾灸; 第2部分:头针; 第3部分:耳针; 第4部分: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穴位注射; 第7部分:皮肤针; 第8部分: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贴敷;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第11部分:电针; 第12部分:火针; 第13部分:芒针; 第14部分:体; 第15部分:眼针; 第16部分:鼻针; 第17部分:口唇针; 第18部分:腹针; 第19部分:腕踝针;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一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21709的第6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长青、刘清国、陈幼楠、武晓冬。 GB/T21709.6—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穴位注射 1范围 GB/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穴位注射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 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穴位注射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2346穴名称与定位 GB/T13734耳穴名称与定位 GB15810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GB1581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709的本部分。 3. 1 穴位注射 point injection 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人药物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3.2 瑞穴 feeling points 用手指以按压、瑞摸或循切的方式探索穴位。 3.3 爪切定位 nail-pressinglocation 以指甲在穴位上按掐一“十”字痕,便于取穴准确。 4操作步骤与要求 4.1施术前准备 4.1.1针具 根据病情和操作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应分别符合GB15810和GB15811的要求。 4.1.2药物 4.1.2.1药物种类 穴位注射疗法常用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肌肉注射剂,注射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1 GB/T21709.6—2008 4.1.2.2药物剂量 种类不同而各异。肌肉丰厚处用量可较大;关节腔、神经根等处用量宜小;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 液、生理盐水等用量可较大;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等用量宜小。 在一次穴位注射中各部位的每穴注射量宜控制在:耳穴0.1mL~0.2ml,头面部穴位0.1mL~ 0.5mL,腹背及四肢部穴位1mL~2mL,腰臀部穴位2mL~5mL。 4.1.2.3药物浓度 穴位注射用药浓度为该药肌肉注射的常规浓度。 4.1.2.4药物质量 药物的包装应无破损,安龍瓶身应无裂缝,药液应无浑浊变色且无霉菌。 4.1.3体位 选择患者舒适、术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4.1.4穴位 根据病症选取相应的穴位,穴位的定位应符合GB/T12346及GB/T13734的规定。 瑞穴并爪切定位。当穴位位于关节四周时,牵拉运摇或上下屈伸肢体,活动关节,使穴位开放。 注:操作时用力要柔和,以免皮肤破损。确定穴位后,患者肢体姿势不可随意变换,以防穴位移位或消失 4.1.5环境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4.1.6消毒 术者应用肥皂水清洗双手,继以清水冲净后用75%乙醇棉签或棉球擦拭。亦可直接用消毒啫喱干 洗双手。 患者注射区域局部用止血钳夹无菌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取安尔碘,按无菌原则自中心向外旋转涂 擦5cm×5cm的区域,不留空隙。 4.2施术方法 4.2.1取药及穿刺进针 按注射卡或医嘱本仔细核对科别、患者姓名、年龄、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及用药禁忌。从包 装中取出注射器,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到一个水平面旋紧,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遵医取药 药液吸入针筒后再次核对。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依据穴位所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因素选择不同 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 附录A给出了各种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 术者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迅速刺入患者穴位处皮肤。进针后要通过针头获得各种不同 感觉、握持注射器的手指感应及惠者的反应,细心分辨出针头在不同组织中的进程情况,从而调整进针 的方向、角度 各种针下感觉与操作参见附录B。 4.2.2调整得气 针头刺入穴位后细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针尖到达所定深度后若得气感尚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 层,调整针刺方向再次深入,直至患者出现酸、胀的得气反应。 4.2.3注入药物 患者产生得气反应后回抽针芯,无回血、无回液时即可注人药物。在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 反应。 宜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法,附录C给出了各种注射方法。 4.2.4出针 根据针刺的深浅选择不同的出针方式。浅刺的穴位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于穴位 2 GB/T21709.6—2008 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深刺的穴位出针时先将针退至浅层,稍待后缓慢退出。针下沉紧或滞针时,不 应用力猛拔,宜循经按压或拍打穴位外周以宣散气血,待针下感觉轻滑后方可出针。出针后如发现针孔 溢液或出血,可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迫0.5min~2min 最后整理用物,嘱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休息5min~10min,以便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注射的间隔时间及疗程参见附录D。 5注意事项 5.1治疗前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治疗时会出现的正常反应 5.2药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及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注射操作均应在药敏试验结 束并合格的前提下进行。 5.4回抽针芯见血或积液时应立即出针,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迫针孔0.5min~2min。更换注射 器及药液后进行再次注射。 5.5初次治疗及年老体弱者注射点不应过多,药量亦应酌情减少。 5.6酒后、饭后及强体力劳动后不应穴位注射。 5.7体质过分虚弱或有晕针史的患者不应穴位注射。 5. 8 孕妇的下腹、腰骶部不应穴位注射。 5. 9 耳穴注射应选用易于吸收、无刺激性的药物。注射不应过深,以免注人骨膜内,同时也不应过浅而 注入皮内 5.10眼区穴位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不应做提、插、捻、转。 5.11 胸背部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 5.12下腹部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6禁忌 6.1禁止将药物注射在血管内。 6.2禁针的穴位及部位禁止穴位注射。 6.3表皮破损的部位禁止穴位注射 3
GB-T 21709.6-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 穴位注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3 02:23:5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2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Z 24294.1-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1部分:总则.pdf
GB-T 14745-2017 包装用缓冲材料蠕变特性试验方法.pdf
GB-T 29920-2013 电工用稀土高铁铝合金杆.pdf
GB-T 19425-2003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pdf
T-CMAX 116-01—2020 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pdf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20512-2006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pdf
GB-T 21709.11-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1部分:电针.pdf
美国退役军人事务部 事件应急响应计划 2022.pdf
TTAF 180.1—2023 小程序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第1部分:申请授权行为.pdf
GM-T 0035.4-2014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4部分:电子标签与读写器通信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GB-T 42147-2022 政府网站网页电子文件元数据.pdf
DB44-T 719-2010 中央供热水系统节能运行管理规范 广东省.pdf
YD-T 4028-2022 基于RoCE协议的数据中心高速以太无损网络测试方法.pdf
数字化转型下的网络安全与弹性 安全内参.pdf
GA 1800.2-2021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pdf
DB31-T 1356.3-2022 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3部分:编码规范 上海市.pdf
GB-T 38699-2020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pdf
GB-T 33483-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运行维护规范.pdf
DB34-T 3041-2017 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安徽省.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2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点击进入官方售后微信群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