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230 X 83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507—2008 代替GB19507—2004 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Jilin Changbaishan forest frog's oviduct 2008-07-31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507—2008 前言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与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代替GB19507—2004《原产地域产品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 本标准与GB19507—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属性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 相关内容表述; 修改了卫生指标,增加了“镉≤0.1mg/kg"“甲基汞≤0.5mg/kg”“无机砷≤1.0mg/kg”要 求,删除了铜、汞、指标的限量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站、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吉林 省泰信达长白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桦甸市清泉林蛙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国祥、杨喜成、孙振天、姜大成、李宜平、吴巍、赵克、杨勇武、姚和元、 邓明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9507—2004。 I GB/T1950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测 规则、标志、标签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吉林 长白山中国林蛙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 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4789.1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 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碑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镐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JilinChangbaishanforestfrog'soviduct 以国家批准的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Rana chensinensischangbeishanensisWeietChen)为动物基源,摘取雌蛙的输卵管,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先 1 GB/T19507—2008 进技术进行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品质的蛤蟆油及制品。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清县、延吉市、和龙市20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要求 5.1生态环境 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的基源动物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保护地域为吉林省长白山区域,包括东 部山区和中部半山区,北纬40°5155"~4438'54",东经12516'57"~131°19'12"。 东部山区为寒温两带交错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是针阔叶混交林,天然植被占优势,森林覆盖率 68.3%,夏季枝繁叶茂,郁闭度大,土质肥沃,含水性强,地表温度高,林下植物生长旺盛;中部半山区为 森林草原植被,林地占13%,草本植物种类繁多。 整个地区林下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层厚度可达20cm,昆虫种类多,密度大,河流纵横,水系交错,水 体无污染,pH值为6~7,含氧量4mg/L,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 本地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东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多在3℃左右,无霜期12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600mm~1300mm,林下相对湿度85%左右;中部半山区年平均气温4.5℃,无霜期达140d,年平均 降水量600mm~800mm。 5.2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的养殖 5.2.1养蛙场选择 两山夹一沟,沟长1km~5km,沟宽200m~1500m,河宽1m~5m,水深20cm~30cm为宜, 水流不断。沟内无污染,无农药残留,远离村庄及畜禽。植被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郁闭度0.6以上。 林下有灌木、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昆虫的繁衍。 5.2.2养蛙设施 5.2.2.1孵化池 孵化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孵化池按每平方米投放5个卵团左右计算,面积为20m~40m,池水深 20cm~30cm为宜,排水口低于入水口,口上设栏网设施。 5.2.2.2饲养池 每平方米放养蚪1000只1500只,水池面积不超过40m,水深25cm~30cm为宜,出水口与 人水口处均设栏网。 5.2.2.3变态池 在沟内沿河道每隔500m左右建一变态池,面积为30m²~40m²为宜,池形为锅底形,中间深 30cm,边缘深10cm。 5.2.2.4越冬池 在沟内河道边缘处,每隔500m~1000m建一越冬池,水深2.0m~2.5m为宜,确保不冻层1m 以上。越冬池内应是流水,并且不渗水。 5.2.2.5贮蛙池 选择距河道近的地方修建贮蛙池,并将水引入贮蛙池,水深80cm~100cm为宜,要求能过水,能人能排。 5.2.3选留种蛙 5.2.3.1时间 在上年10月下旬、11月初或当年3月末及4月初选择。 2 GB/T19507—2008 5.2.3.2雄雌比 抱对雄雌蛙的比例为1:1。 5.2.3.3形态 身体健壮,体形好,无损伤,动作灵活,背部皮肤黑褐色并有黑斑,肩部有一“^”形黑色条纹。 雄蛙:2年~4年生,体重15g~30g,身长5.0cm~6.8cm。 雌蛙:2年~4年生,腹部红黄色稍带花纹,体重25g~55g,身长6.0cm~8.6cm,每只产孵 1500粒~2000粒,卵团重20g~28g。 5.2.4孵化条件 雄雌蛙交配水温8℃~10℃,孵化适宜水温10℃~22℃,受精卵发育期(尾芽期)240h左右,孵 化率88%~90%。 5.2.5蝌蚪的饲养 每万只蝌蚪喂精饲料1kg,无毒青饲料5kg。 完整蝌蚪体长1.2cm~1.3cm,尾长2.1cm~2.4cm。蝌蚪发育25d~35d长出后肢,体长 1.3cm~1.5cm,尾长2.5cm~3.2cm。蝌蚪发育40d~50d长出前肢,体长1.4cm~1.8cm,尾长 2. 9 cm。 蝌蚪变态率一般为70%~80%。变态后幼蛙体长1.3cm~1.5cm,体重0.5g~1g,身长为体长 的1/3。 5.2.6蛙放养 变态蝌蚪放养:每公有效森林放养10kg~25kg(1kg含变态蝌蚪1800只左右)。 一年生幼蛙放养量:每公项7500只~9000只。 二年生成蛙放养量:每公顷4500只左右。 5.2.7蛙的生长发育 二年生雄蛙身长5.0cm~5.6cm,体重15g~20g;二年生雌蛙身长6.0cm~6.9cm,体重25g~ 32 g. 三年生雄蛙身长5.7cm~6.5cm,体重21g~24g;三年生雌蛙身长7.0cm~7.5cm,体重33g~ 45 g。 四年生雄蛙身长6.6cm~6.8cm,体重25g~30g;四年生雌蛙身长7.6cm~8.6cm,体重46g~ 55 g。 蛙群中一年生与二、三年生比例约为7:3,雌、雄蛙比例控制在3:2为好。 5.2.8下山回河越冬蛙 秋后气温下降到10℃以下,河水温度8℃以下,林蛙开始下山回河。此时,林蛙处在不稳定冬眠状 态,11月初至11月中旬进人稳定冬眠。回捕的林蛙先人贮蛙池,11月初送人越冬池,保持温度1℃~ 5℃。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回捕率为3%~5%。 5.3蛙油加工工艺流程 收购→分等→穿蛙→晾晒→软化→扒油→净选去杂→阴干→包装→贮存。 5.4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感官要求 项目 要 求 形态 呈不规则块状,弯曲而重叠 大小 长2cm~5cm,厚1.5mm~5mm 色泽 黄白色至土黄色或暗黄色 3
GB-T 1950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0 11:57: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