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3.120 J 7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4122003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Method of measurement & rating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thermal storage 2004-06-01实施 2003-11-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19412—2003 前言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五洲制冷集团中天空调有限公司、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国 家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北京供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平中、叶水泉、洪绍斌、王书保、张善武、陈永林、纪洪、宋宏坤、梁明坤。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B/T19412—2003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蓄冷系统技术性能测试、经济评价方法和蓄冷空调系统经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制冷蓄冷系统和供冷系统所组成的蓄冷空调系统。其中制冷蓄冷系统以某种传热 流体制冷、蓄冷和释冷:而供冷系统可以是任何形式和任何供回水条件。 本标准既作为已建蓄冷空调系统测试和评价方法,同时能用于设计院所、建设单位、电力部门进行 蓄冷空调系统方案论证评估的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a)名义蓄冷量为35kW·h或更小的制冷蓄冷系统;b)使用制冷剂作为释冷流 体的制冷蓄冷系统:c)只应用于加热的蓄热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870一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T18430.1一2001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50050—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155—19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JB/T7249—1994制冷设备术语 ARI550/590—1998采用蒸汽压缩循环的冷水机组 3术语和定义 GB50155和JB/T7249中所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蓄冷空调系统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thermal storage 蓄冷空调系统由制冷蓄冷系统与供冷系统所组成。 3. 2 制冷蓄冷系统refrigeration&thermal storagesystem 制冷蓄冷系统由制冷设备、蓄冷装置、辅助设备、控制调节设备四部分,通过管道和导线(包括控制 导线和动力电缆等)连接组成。通常以水或乙二醇水溶液为载冷剂,除了能用于常规制冷外,还能在蓄 冷工况下运行,从蓄冷介质中移出热量(显热和潜热)。待需要供冷时,可由制冷设备制冷供冷、或蓄冷 装置单独释冷供冷,或二者联合供冷。 3.3 供冷系统thermal supplysystem 以空气调节为目的,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 的总和。包括空调系统未端设备、输送载冷剂的泵与管道、输送空气的风机和风管以及附件、仪器仪 表等。 3. 4 无蓄冷空调系统airconditioningsystemwithoutthermal storage 由无蓄冷功能的制冷系统和供冷系统所组成的系统。 1 GB/T19412—2003 3.5 蓄冷装置thermal storageequipment 能够以显热和(或)潜热贮蓄冷量的装置。 3.6 蓄冷期thermalstorageperiod 将热量从蓄冷装置中移出的一段时间。 3.7 释冷期thermal discharge period 将热量加人蓄冷装置的一段时间。 3.8 释冷率icemeltingrate 完成一个设计的释冷循环后,蓄冷装置内释冷量占总蓄冷量的百分比。 3.9 释冷特性 thermal dischargecharacteristic 在制冷蓄冷系统名义工况下,单位时间释冷量(kW)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10 设计循环周期designedcyclicalperiod 制冷蓄冷系统完成一个蓄冷和释冷循环过程的一段时间。 3. 11 名义蓄冷量(Qic)nominalthermalstoragequantity 制冷蓄冷系统在名义工况下,系统达到完全蓄冷状态后,释冷循环试验中实测得到的释冷量,称为 名义蓄冷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3.12 制冷蓄冷系统名义总冷量(ZQ)overallnominalthermalcapacity 在名义工况下的一个设计循环周期内,制冷蓄冷系统向空调系统提供的总冷量;单位为千瓦小时 (kW.h)。 3.13 输入总功率 overall inputpower 3. 13.1 制冷蓄冷系统输入总功率(ZN) 制冷蓄冷系统在名义工况下输总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乙二醇泵电动机、水冷式 的冷却水泵电动机和冷却塔风机电动机、风冷式的冷却风机电动机以及操作控制电路等输入功率;单位 为千瓦(kW)。 3. 13. 2 计算蓄冷性能系数时用制冷蓄冷系统输入总功率(ZN) 计算蓄冷性能系数时用制冷蓄冷系统在名义工况下输入总功率(ZN)为ZN减去冷却水泵电动 千瓦(kW)。 3. 13. 3 蓄冷空调系统输入总功率(△N) 蓄冷空调系统在名义工况下输入总功率包括:制冷蓄冷系统输人总功率艺N,和供冷系统输入总功 2 GB/T19412—2003 率>Nsui,单位为千瓦(kW)。 3. 14 输入总电量 overall input electricity 3.14. 1 制冷蓄冷系统输入总电量(ZA,) 制冷蓄冷系统在名义工况下的一个设计循环周期(h)内输入系统的总电量;单位为千瓦小 时(kW· h)。 3.14.2 计算蓄冷性能系数时用制冷蓄冷系统输入总电量A 计算蓄冷性能系数时用制冷蓄冷系统输人总电量(A)等于计算蓄冷性能系数时用制冷蓄冷系 统各运行设备输入功率乘上相应的运行时间之和。 3.14.3 蓄冷空调系统输入总电量(ZAm) 蓄冷空调系统在名义工况下的一个设计循环周期内输人系统的总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3. 15 蓄冷性能系数(COPice)thermal storageperformance coefficient 制冷蓄冷系统在名义工况下的一个设计循环周期内,以同一单位表示名义蓄冷量与计算蓄冷性能 系数时用制冷蓄冷系统输人总电量之比。 3.16 净可利用蓄冷量(Q)netavailablethermalstoragequantity 制冷蓄冷系统在名义工况下的一个设计循环周期内供用户送水温度在等于或小于可利用供冷温度 时实际提供的最大释冷量;Q≤Qic。 3.17 串联流程serial connection 制冷蓄冷系统向供冷系统供给冷量时,制冷设备和蓄冷装置为串联关系。 3. 18 并联流程parallelconnection 制冷蓄冷系统向供冷系统供给冷量时,制冷设备和蓄冷装置为并联关系。 3. 19 峰荷时段输入总电量overall inputelectricityduringpeak loadperiod 3. 19. 1 制冷蓄冷系统峰荷时段输入总电量(ZAir) 在电网峰荷时段向制冷蓄冷系统各运行设备输人电量之和;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3. 19.2 蓄冷空调系统峰荷时段输入总电量(ZArir) 在电网峰荷时段向蓄冷空调系统各运行设备输入电量之和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3.20 平荷时段输入总电量overall inputelectricityduringnormal loadperiod 3.20.1 制冷蓄冷系统平荷时段输入总电量(Aip) 在电网平荷时段向制冷蓄冷系统各运行设备输人电量之和;单位为千瓦小时(kW·h)。 3.20.2 蓄冷空调系统平荷时段输入总电量(≥ATip) 3
GB-T 19412-2003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0 11:57: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