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310 A92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267.3—2008 代替GB/T19267.3—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race evidence in forensic sciences- Part 3 : Molecular fluorospectrometry 2008-08-14发布 2009-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267.3—2008 前言 GB/T19267《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分为12个部分: 第1部分: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5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法; 第7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第8部分:显微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薄层色谱法; 第10部分:气相色谱法; 第1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12部分:热分析法。 本部分为GB/T19267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9267.3一2003《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 本部分与GB/T19267.3—2003相比主要变化有: 增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本部分的3.2~3.5、3.10,GB/T19267.3—2003的3.2); 修改了关于仪器的内容(本部分的5.2.1~5.3.3); 增加了实例的内容(本部分的6.3.3)。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理化检验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4)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z16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振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267.3—2003。 GB/T19267.3—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 1范围 GB/T19267的本部分规定了分子荧光光谱法的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刑事技术领域中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其他领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26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3966分析仪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1396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荧光fluorescence 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吸收能量跃迁至某电子激发单重态,后又回到总自旋量子数不变的基 态时所发出的电磁辐射。 3.2 荧光激发光谱 fluorescenceexcitation spectrum 在固定发射波长条件下,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变化的曲线。 3.3 荧光发射光谱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在固定激发波长条件下,荧光强度随发射波长变化的曲线。通常意义上的荧光光谱即指荧光发射 光谱。 SZIC 3. 4 激发波长 excitation wavelength 激发样品使其产生荧光的人射光波长,用入x表示。 3.5 发射波长 emission wavelength 物质所发射的荧光的波长,同时也是检测样品荧光时所采用的测定波长,用入e表示。 3.6 斯托克斯位移 stockesshift 物质的发射波长与激发波长的差值(物质的发射波长总是大于激发波长)。 3.7 荧光光谱法 fluorospectrometry 1 GB/T19267.3—2008 根据获得的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等参数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3. 8 同步扫描光谱synchro-scanspectrum 保持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的某种关系,同时扫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所得到的物质的荧光光谱。 根据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在扫描过程中彼此所保持的关系种类,同步扫描光谱分为固定波长差、固定能 量差和可变波长三种类型,其中最基本的是固定波长差的同步扫描荧光光谱。 3. 9 荧光强度fluorescenceintensity 物质发射荧光的相对强度,用符号I表示。它与仪器性能、激发光强度、溶液浓度及荧光物质的量 子产率等因素有关,其关系为: I= KΦrI(l-e-b) 式中: I——荧光强度; K——常数; d——量子产率; I。—激发光强度; —摩尔吸光系数; b——光路长度; c—溶液浓度。 3.10 导数荧光光谱derivativefluorescencespectrum 荧光强度对波长的一阶或高阶导数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如以荧光强度(I)随波长(入)改变的速率 dI/d为纵坐标,波长入为横坐标所记录的荧光光谱,即为一阶导数荧光光谱,以此类推,纵坐标为 d²I/d>时,即为二阶导数荧光光谱。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对波长的导数值与分析物的浓度成正比。 3. 11 三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 描述荧光强度同时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变化关系的图谱。 3.12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imeresolvedfluorescencespectrum 同时固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条件下,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13 荧光寿命fluorescencelifetime 停止激发后,荧光强度降到激发时的最天荧光强度的1/e所用的时间,用t表示。 3.14 荧光猝灭fluorescencequenching 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或溶质分子发生作用导致物质荧光强度下降的现象。 3.15 荧光效率fluorescence efficiency;fluorescence yield 荧光物质吸光后所发射的荧光的光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值,也称荧光产率。 3. 16 rayleigh scattering 瑞利散射 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散射光频率与激发光频率相同的散射。 2 GB/T19267.3—2008 3. 17 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 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散射光频率与激发光频率不同的散射。 拉曼散射光的波长通常要比激发光的波长长一些,且随激发波长的改变而改变 4原理 分子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基态分子跃迁到各个不同振动能级的单重态电子激发态,再经振动驰豫 和(或)内转换衰变到单重态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跃迁到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 从而发射出荧光。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或同一物质的溶液的浓度不同,所吸收光及发射荧光 的波长和强度不同,据此可进行荧光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5仪器 5.1仪器名称 荧光分光光度计。 5.2仪器组成 5.2.1激发光源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早期使用的主要是汞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高压氙灯。高压氙灯属于短 弧气体放电灯,在250nm~800nm光谱区呈连续光谱,外套为石英,内充氙气,室温时压力为5atm(非 法定单位,1atm=1.01325×105Pa),工作时压力约为20atm。高压氙灯无论在平时或工作时都处于 高压之下,存在爆裂危险,安装时要小心,应戴上安全眼睛,防止意外。 5.2.2单色器 单色器是一种能把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能从中选出所需波长的装置。荧光分光光度计中使用最 致的瑞利散射的影响,一般激发单色器所在的激发光路和发射单色器所在的发射光路以样品池为中心 互成直角。 5.2.3样品池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池使用四面透明的无荧光的石英玻璃池。 5.2.4检测器 自前几乎所有的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都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2.5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 早期的荧光分光光度计都是用记录仪扫描和记录荧光光谱。使用较多的是α-记录仪,轴表示 荧光强度,y轴表示波长。目前已普遍使用电子计算机及软件系统对仪器的运行进行控制,并对获得的 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荧光光谱图通过显示器、打印机显示和打印出来。 5.3校正与调试 5.3.1波长校正 5.3.1.1发射单色器波长校正 把一个汞灯放在样品池中,点燃,选择狭缝为2nm(若谱线强度弱,可以增天狭缝)。调解光栅和光 路准指系统,直至仪器输出的13条谱线的波长与表1中的标准值一致。也可将发射单色器固定在表1 中13条谱线中的任一波长,调解单色器使发出的荧光强度最大。 表1汞灯的主要辉线波长 单位为纳米 2 3 5 6 7 8 9 10 12 13 1 4 253.7 296.5302.2 312.2 313.2 365.0 365.5 366.3 404.7 435.8 546.1 577.0 579.0 3
GB-T 19267.3-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 分子荧光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18:56上传分享